报告摘要 结论:随着国内煤矿复产,蒙古煤进口恢复,海运煤进口增加,3月份整体焦煤供应将呈不断增加的状态,而钢厂维持减产,焦煤需求仍受抑制。在供需格局边际走弱,海外疫情又导致市场预期转差,产业链现实压力传导的情况下,焦煤价格有下行压力,焦煤在黑色产业链中的成本支撑并不牢固。
报告摘要
结论:随着国内煤矿复产,蒙古煤进口恢复,海运煤进口增加,3月份整体焦煤供应将呈不断增加的状态,而钢厂维持减产,焦煤需求仍受抑制。在供需格局边际走弱,海外疫情又导致市场预期转差,产业链现实压力传导的情况下,焦煤价格有下行压力,焦煤在黑色产业链中的成本支撑并不牢固。
供给持续恢复,偏紧格局缓解:
当前国内煤矿持续复产,煤矿开工率已恢复至103%,接近去年同期的96%,焦煤产量也有了大幅提高,运输瓶颈已基本解除。进口方面,蒙古煤将于3月15日恢复通关,国外疫情的蔓延影响海运煤需求,海运煤流向中国的比例将提高,进而加速国内焦煤供给偏紧格局的缓解。
高炉降负荷,煤焦需求受抑制:
终端需求的恢复是慢变量,导致钢材库存累积,前期钢厂主要以减废钢的方式减产,后期将以高炉停产检修、降低高炉生产负荷的形式进行,预计三月份铁水产量仍将下降。而当前焦化厂处于提产期,在高炉铁水产量仍有减量压力的情况下,焦化厂的提产将导致焦炭利润压缩,焦炭产量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也有限。整体而言,焦煤需求在3月份将相对承压。
供需边际走弱,焦煤有下行风险:
春节以来,无论是国内焦煤还是进口焦煤,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但3月份整体焦煤供需格局在边际走弱。目前焦炭已完成第一轮提降,在黑色产业链利润压缩的背景下,焦煤继续上涨的难度不断加大,在焦炭降至低利润时,焦煤的成本支撑或并不稳固。焦煤期货则更多由远期进口煤定价,在供需基本面边际走弱,海外疫情又导致市场预期偏悲观的情况下,对炼焦煤的估值可能也有所降低,短期内也面临下行压力,趋势上涨的仍需等待疫情的控制及终端需求的真实回归。
正文
焦煤位于黑色产业链最上游,供需同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供给的短缺也使得焦煤价格在黑色产业链中最为坚挺,我们在2月14日的报告《复工节奏 ,如何影响煤焦走势》中指出煤矿及运输的恢复或早于终端,双焦供需最紧的时期正在过去,在2月25日的报告《海外疫情是否成为黑色金属的又一只黑天鹅》中提示在市场预期转差、钢材高库存压力传导的背景下,焦煤期货价格将有部分下跌风险,整体来看,煤焦市场的运行也符合我们的预期。
近一周来,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国内各行业复产稳步推进,焦煤的供需格局有哪些变化?焦煤能否成为黑色产业链的成本支撑?在此,我们予以探析:
一、焦煤供给:供给持续恢复,偏紧格局缓解
1、国内:煤矿复产,运输恢复,国内产量提升
煤矿的生产具有典型的季节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春节煤矿的停产放假,一般停产时间在10天,在正月十五后多数煤矿生产即可恢复正常。2020年,由于国内疫情的爆发在春节前后,适逢煤矿停产放假时间,出于对疫情管控的需要,煤矿复产时间大幅延迟,同时各地实施道路运输管控,“封村封路”现象较为普遍,而汽运在焦煤的运输中的占比又较高,造成焦煤供应短缺。
随着疫情防控的有序推进,国内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在2月10号以后,各地政府开始“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同步进行,停产煤矿的复产进度才开始加快。从煤矿的权重开工率来看,节后第三周(2月14号)时,开工率只有去年同期的80%。从政策的导向来看,各地政府鼓励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复工复产,因此煤矿的实际复产情况更多取决于企业行为,核心限制环节在于人员的到岗情况,而外省务工人员在煤矿员工中的占比并不高,部分外地员工返岗后的14天隔离也并不影响煤矿的整体开工,根据汾渭能源的调研统计,在节后第五周(2月28)时,煤矿的权重开工率已恢复至103%,接近去年同期的96%,实际焦煤产量也有了大幅提高。
煤焦企业的连续生产,离不开物流的通畅,从2月初的“封村封路”、到2月上旬的持“通行证”通行,再到交通运输部减免疫情期间的高速通行费,原料运费有了一定的降幅,如山西发往河北、山东等地的重点线路汽运线路运费降幅在40-50元/吨,山西省内短途运费也有下降。整体来看,近期焦煤的运输瓶颈已基本解除。
2、进口:当前进口量少,潜在增量较大一直以来,进口焦煤是国内焦煤供应的重要补充,且在焦煤总供给中的占比不断提高,2019年全年进口占比已超过15%,从焦煤的进口来源看,主要有蒙古煤以及海运煤两个大类,由于焦煤的进口种类多为主焦煤,因此进口在焦煤供应体系中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蒙古:3月中旬进口恢复,潜在进口量较多2月10日蒙古国决定关闭中蒙边境口岸以来,蒙古国的对华煤炭出口业务被迫暂停,受疫情的影响,蒙古国对口岸恢复的时间也是一波三折,在3月1日蒙古国家特别委员会举行了第八次会议,除研究决定了提前两小时解除“封城”措施的期限外,还专门研究了关于向中国恢复出口和运输煤炭、石油等问题,会议认为如果能提前做好相关的各项准备工作,恢复煤炭、石油出口和运输,就不必非要等到15日以后才开通,因此蒙煤的通关恢复可能提前在3月中旬左右。
从蒙古煤的销售范围来看,通关后的蒙古焦煤主要销往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钢焦企业,在中蒙口岸关闭后,由于焦煤供给的偏紧,内蒙、唐山焦煤价格已出现50-100元/吨的上涨。2019年,蒙古国月均焦煤出口量283万吨,假设蒙煤进口3月15日恢复,进口的影响量在300万吨左右,但实际而言,蒙方只是关闭中蒙边境的口岸运输,蒙方煤矿的生产并未完全停止,且口岸也有焦煤库存可用于短期的拉运,在通关恢复后,通关效率的提升或部分追回2月份蒙煤进口的损失。
从蒙古国经济结构与对华政策来看,蒙古国经济结构单一,煤炭、铜矿、铁矿等大宗商品的对外贸易是其主要经济来源,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8年蒙古国GDP总量仅为130亿美元,煤炭出口金额约30亿美元,在蒙古国经济中的占比较高,而蒙古的对外贸易国主要为中国,蒙古国也有意将煤炭出口量提高至4000万吨以上。另外2月28日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访问中国,并向中方赠送3万只羊,整体对华政策向积极方向发展,因此,在中国疫情得以控制,口岸通关恢复后,蒙煤进口也将呈快速恢复的状态。
2)海运煤:海外疫情蔓延,出口至中国比例或提高
我们在2月25日的报告《海外疫情是否成为黑色金属的又一只黑天鹅》焦煤部分指出由于海外疫情的蔓延,全球贸易经济活动将一定程度受影响,以日韩、欧洲为代表的钢铁需求承压,由于海外钢材需求的萎缩,海外钢厂生产负荷也将被动降低,进而影响上游炼焦煤需求。
从海外疫情的发展来看,当前海外疫情正处于爆发初期,目前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有日韩、伊朗、欧洲等国,目前疫情并未直接影响到海外钢厂的生产,但下游企业已有受疫情停产的情况出现。2月28日,韩国现代汽车一家工厂由于员工感染被迫停产,日本也出现因零配件短缺而被迫停产的企业,这将进一步传导至上游钢铁-煤炭行业,另外需警惕的是日韩等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较高,若钢铁企业自身出现疫情,也将出现减产影响焦煤需求。
而焦煤的主要出口国家澳大利亚也有疫情出现,后期也有爆发的可能,但澳洲人口密度较低,焦煤矿多为露天开采,机械化程度较高,人员集中度小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因此,综合疫情对国际炼焦煤的供需来看,需求受疫情影响更大,因此海运煤市场或向供应宽松方向发展,富余的焦煤供应流向中国的比例也将提高,进而加速国内炼焦煤市场从供给偏紧向宽松方向的转变。
二、焦煤需求:高炉降负荷,煤焦需求受抑制
虽然当前国内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政府也在鼓励各行业的复工复产,但企业在复工的同时,也面临“疫情防控”的压力,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占比较大、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面临的防控压力会更大。从终端的需求的启动情况来看,地产、基建、制造业等钢材主要下游行业的需求恢复是慢变量,当前钢材实际需求仍低于产量,这也造成了钢材库存的大幅累积。在需求缓慢恢复,库存加速累积的背景下,或进一步倒逼钢厂增加检修减产比例,前期长流程钢厂主要以减少废钢添加的方式减产,后期将以高炉停产检修、降低高炉生产负荷的形式进行,预计三月份铁水产量仍将下降。
从独立焦化厂的生产来看,当前焦化厂处于提产期,主要是由于焦化仍维持部分利润,焦化厂开工意愿较高,因而短期内焦煤需求稳定,但在高炉铁水产量仍有下行压力的情况下,焦化厂的提产将导致焦炭利润压缩,焦炭产量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也较为有限,整体而言,焦煤需求在3月份将相对承压。
三、焦煤价格:供需边际走弱,焦煤有下行风险
春节以来,在国内疫情的影响下,由于焦煤供应的短缺以及运输的矛盾,无论是国内焦煤价格还是进口焦煤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但目前多数煤矿已复产,运输的矛盾也已基本解决,焦煤进口量也将增加,3月份整体焦煤供应将呈不断增加的状态,而3月份煤焦需求仍将受到较大抑制,整体焦煤供需格局在边际走弱。目前焦炭价格已完成第一轮提降,在黑色产业链整体利润不断压缩的背景下,焦煤价格继续上涨的难度不断加大,预计在焦炭仍维持一定利润的情况下,焦煤或保持弱稳状态;在焦炭降至低利润时,届时将考验焦煤的成本支撑,而由于终端需求启动较慢,焦煤的成本支撑或并不稳固,焦煤价格也面临下跌压力。
焦煤期货则更多由远期进口煤定价,既有基本面的现实又有对未来的预期,在供需基本面逐渐走弱,海外疫情又导致市场预期偏悲观的情况下,对炼焦煤的估值可能也有所降低,短期内焦煤期价也将面临下行压力,趋势上涨的仍需求等待疫情的控制及终端需求的真实回归。
文章作者:FCA外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futures/6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