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部署在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促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中央财政通过现有渠道积极支持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占东北地区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
本报讯 日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部署在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促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中央财政通过现有渠道积极支持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占东北地区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
《行动计划》称,保护性耕作是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取得明显进展,技术模式总体定型,关键机具基本过关,已经具备在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的基础。
《行动计划》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用养结合,通过政府与市场两端发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科技支撑与主体培育并重、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并举、稳产丰产与节本增效兼顾,将东北地区玉米生产作为重点,逐步在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经过持续努力,保护性耕作成为东北地区适宜区域主流耕作技术。 (鲍仁)
文章作者:Brigh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futures/7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