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猪期货即将上市,作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举措,生猪期货将为国内相关实体企业带来新的风险管理工具。
国内生猪期货即将上市,作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举措,生猪期货将为国内相关实体企业带来新的风险管理工具。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生猪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生猪出栏量及猪肉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不过,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猪肉价格呈现波峰到波谷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大幅波动的价格令养殖户及相关企业无法获取稳定的利润。基于此,推出生猪期货无疑是适应市场变化、规避市场风险、推动生猪养殖产业稳定运行、保障农民收益的一个重要手段。
生猪养殖企业纷纷进军河南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均为我国传统生猪主产区,其中四川、河南、河北、山东、湖南、湖北六省的生猪出栏量占全国出栏量的40%以上。受非洲猪瘟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出栏逾5.4亿头,较上一年减少近1.5亿头,下降21.6%。同期,国内各地的生猪存栏和出栏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全国生猪养殖产业版图正在被改写。
从2019年公布的数据看,出栏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省、湖南省和河南省,年出栏生猪分别为4852.6万头、4812.9万头、4502.10万头。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年末,河南省生猪存栏量为3170.46万头,虽然较2018年年末减少26.9%,但占同期全国生猪存栏量的比重提升了0.1个百分点。作为畜牧业大省,河南的畜牧业产值位居全国第二,生猪存栏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二,畜牧业尤其是生猪养殖在全省农村经济中的地位突出。
事实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长期以散养为主,虽然近年来规模化程度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仍较低。据中国畜牧兽医年鉴统计,2016年出栏生猪5万头以上的养殖户为311家,占总养殖户数的0.0007%;2017年出栏生猪5万头以上的养殖户为407家,占总养殖户数的0.0011%,较2016年略有增长。据公开数据,2018年生猪出栏量较大的8家养殖企业(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中粮肉食、大北农、天康生物)生猪合计出栏4844.78万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6.98%;2019年上述8家养殖企业生猪合计出栏4501.27万头,占同期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8.27%,与2018年相比,集中度有所提升。不过,从行业整体水平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生猪存栏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二,也是规模化程度最高的省份,这得益于近年来河南大力支持大中型养殖场发展,重点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生猪规模养殖比例达69%,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河南拥有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32家,其中生猪养殖企业约占1/3,生猪屠宰加工能力达9000万头。漯河双汇、南阳牧原、许昌众品等本土企业已发展成为产业巨头。
作为河南省外的养猪企业,正大集团、正邦科技、龙大肉食等也早已进入河南市场。2019年布局河南的规模猪企再度扩容,包括温氏股份、唐人神和新希望等,温氏股份以收购新大牧业股权实现了在河南的布局。2019年11月22日,国内另一家上市企业唐人神发布公告,拟在河南卢氏县投建年出栏100万头生猪的绿色养殖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规模约22.6亿元。新希望早在去年8月份发布公告称,拟在河南省台前县新建年出栏5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项目,并于去年11月14日公告收购三全食品旗下的全生农牧。
业内人士认为,温氏股份等国内知名养殖企业进军河南,主要是因为河南省既是主要粮食生产大省,也是猪肉消费大省,前者可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良好的饲料来源,后者则可就近消化生猪产能,以应对生猪禁止跨省调运带来的“窝猪”情况。
相关企业期待生猪期货上市
在河南,生猪规模化养殖企业不断增加,风险管理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当前,虽然生猪期货尚未上市,不过生猪养殖企业大多已通过豆粕、玉米等期货品种管理饲料价格风险。
据了解,玉米和豆粕在猪饲料配方中占比80%左右,因此原料采购价将直接影响饲料成本。为做好饲料成本管理,牧原股份建立了专业的玉米和豆粕采购行情分析团队和行情分析体系,不断提升行情研判水平,在合适的价格进行战略建仓,提前锁定优质的货源,保证公司饲料稳定供应。此外,牧原股份还成立了期货团队,逐步通过套期保值操作,管理玉米和豆粕价格不利波动风险,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河南省内的屠宰龙头企业――双汇集团,早在2013年就启动了生猪期货研究并在境外市场进行风险对冲,其全资子公司史密斯费尔德更是通过境外期货市场在豆粕、玉米和生猪三个品种上进行利润锁定。
不过,境内生猪期货的缺失,令大部分无法直接参与境外市场的生猪养殖企业饱受困扰。
“目前生猪产业链上,只有原料端的期货品种,主要是玉米、豆粕,没有下游产品期货,未来生猪期货上市将填补这一空白。”河南龙凤山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胡晨辉表示,这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在原来锁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还可以锁定产品利润,同时企业可以合理规划调整生猪生产计划及投融资计划。
事实上,生猪价格的不确定性会直接影响到相关企业的经营利润,价格波动越大,经营风险越高。据洛阳正大食品有限公司资深总裁宋小兵介绍,在养殖环节,肥猪出栏周期较长,需要6个月的时间,在猪苗入栏时完全看不到后期市场,如果出栏时价格大跌,会形成较大亏损;在食品环节,每月都会有冻品入库,那么后期如果价格波动较大,公司也将面临较大风险。
由于缺乏风险管理工具,为规避猪价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很多生猪养殖企业都是依靠全产业链的经营方式来消化市场风险。宋小兵对期货日报记者说,目前洛阳正大直营业务包括60万头生猪养殖、100万头生猪屠宰、2万吨熟食加工,初步形成了产业链配套。后期还会扩大生猪产能、熟食加工产能,并规划建设饲料工厂,进一步整合,将大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生猪养殖企业目前面临两大风险:一是疫情风险,二是市场风险。生猪期货上市后,企业可以通过合理操作管理和规避市场风险,从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管理上,对整个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将有积极作用。”胡晨辉说。
市场人士表示,生猪期货上市后,期货市场构建了从种植、加工到养殖完整产业链条的衍生工具和风险管理平台,上下游企业可以综合运用玉米、豆粕期货和期权,以及生猪期货进行产业链套期保值,衍生工具更加齐全,避险策略更加丰富,更有利于生猪产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稳定利润,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长期从事生猪养殖的经营者,我很期待生猪期货早日上市。我们也将专门成立期货部,进行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期货品种交易。”胡晨辉说,对于生猪生产企业来说,生猪期货上市后,主要产品生猪将有更为公开、透明、公允的市场价格,可以指导企业调整生产计划适应未来市场需求,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经营风险,促进产业整合升级。此外,生猪期货上市后,生猪养殖链条主要产品都将有期货品种,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生猪产业链生产端利润分配太低的局面,也能有效促进生产端的产能升级以及产品质量的优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生猪自身的生长繁育特征带来的产能周期性波动,是影响生猪价格的最重要因素。尽管对生猪产能的监测覆盖越来越广,但价格反馈机制与市场反应之间存在的时间差仍不可避免。因此,把‘猪周期’类比为产能周期并承认其客观性,是认识这个行业的前提。”卓创资讯研究员曹慧表示,生猪期货上市之后,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并不会消失,但由于期货可以为产业提供重要的远期价格参考,有利于企业提前安排生产并锁定养殖利润,降低由此带来的风险。
文章作者:Jaka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futures/8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