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
-
商品期货多数收跌 贵金属板块涨幅居前、沪银涨超2%
金融界网站4月14日讯 国内期货市场收盘,商品期货多数飘绿,贵金属板块涨幅居前,沪银涨超2%,沪金涨超1%;能化板块受挫,PP、郑醇大跌近6%,原油、EB跌近5%,塑料跌超3%,沥青、燃油、郑煤跌近2%;此外,鸡蛋跌超3%,豆油、棕榈跌超2%,白糖、郑油、纯碱跌超1%,铁矿、沪铜、淀粉、LPG小幅上涨。
-
我国3月份汽车产销量较上月大幅提升
本报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4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142.2万辆和143万辆,环比增长4倍和3.6倍,同比下降44.5%和43.3%,汽车产销量较上月显著提升。
-
机构视点
能源化工 高盛:假设OPEC核心成员5月完全履行减产协议,其他成员履约率在50%,则OPEC+的产量实际上仅比2020年一季度减少430万桶/日。虽然达成协议,但自愿减产数量仍然太少,并且太迟,无法避免储油设施装满的风险,低油价将迫使所有产油国为市场再平衡努力。自愿减产幅度不及新冠疫情导致的4―5月日均需求减少的1900万桶。随着储油设施库存的攀升,内陆原油价格将在未来几周进一步下跌。
-
商务部:帮助外贸企业保市场保订单保份额
本报讯 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4月1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商务部将对全国40多万家外贸企业复工复产订单的情况进行摸查,精准帮扶企业,帮助外贸企业保市场、保订单、保份额。
-
成本支撑凸显 沪镍将温和回升
随着各国宽松政策实施,及原油价格战出现转机,金融市场渐有回暖,镍价也有反弹之势。短期来看,欧美国家新增病例有拐头向下之势,各国的政策应对也较为积极,宏观层面的压制渐弱。国内镍矿供应逐渐趋紧,港口库存下移,镍铁厂面临亏损倒逼企业减产,成本端支撑愈发明显,镍价或有小幅反弹,不过需求端的弱势仍令人担忧。
-
参赛资金规模达182亿元 参赛账户数逾7万个
第十四届全国期货(期权)实盘交易大赛(简称全国赛)暨第七届全球衍生品实盘交易大赛(简称全球赛)已开赛10个交易日,投资者参赛热情高涨。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全国赛报名参赛账户数70424个,创下历届赛事同期新高,全球赛参赛账户数达1780个;全国赛的参赛资金规模182亿元,全球赛的参赛资金规模达9537万美元。
-
期指市场情绪偏谨慎
清明节后的大盘小幅上一个台阶,但是高位振荡3天后上周五再度回落。本周一延续跌势,收盘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42%、-0.39%、-0.76%,对应股指期货当月合约涨跌幅分别为-0.48%、-0.48%、-1.08%,对应升贴水为-8.26点、-9.37点、-29.38点。三大期指表现略微弱于股票指数,贴水小幅扩大。进入交割周,当月合约贴水绝对数继续收敛是常态,从下月合约贴水绝对数看,还是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说明当前市场情绪仍然比较谨慎。
-
甲醇 缺乏中期上涨基础
目前看来,甲醇供需面依然偏弱,并且原油市场阴晴不定。在此背景下,甲醇2009合约无法进一步上行,后市料面临承压风险。
-
债市 逢回调继续做多
进入4月以来,在货币政策宽松预期的支撑下,尤其是在超预期下调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刺激下,各期限国债期货均创历史新高。伴随美联储连续救市措施逐渐起效和原油价格触底小幅反弹,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在国内货币政策预期兑现与经济预期改善的博弈之下,期债上涨动能明显减弱。最新公布通胀数据显示,结构性通胀预期继续回落,而通缩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新一轮政策宽松预期再起,比如调降存款基准利率。此外,3月金融、信贷数据显示,资金淤积在金融体系迹象明显,表明实际经济改善或低于市场预期。后续来看,货币政策可能还会引导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下行,来全面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后期债市仍然维持看多观点。
-
螺矿比存在上行空间
螺纹钢价格走势较为稳健,铁矿石价格下降空间较大。在铁矿石供应宽松格局预期下,做多螺矿比安全边际较高。
-
利多逐步消化 期指上行乏力
近半个多月来,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股指重心上移。欧美疫情严重地区经过封城防控,疫情改善,前期过于悲观的预期得以修正。随着市场反弹,基本面的利多逐步消化。后期指数仍将面对疲弱的基本面,反弹高度受限。
-
远期利率显著下行
4月10日,短期Shibor回暖,隔夜、1周、2周Shibor分别上涨16.70%、13.30%、4.20%个基点,报收1.3490%、1.8130%、1.3250%,1月、3月、6月、9月、1年Shibor分别下跌7.30、5.10、5.90、6.70、6.10个基点,报收1.4000%、1.5070%、1.6060%、1.7020%、1.7940%。
-
确保东北四省区春耕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
本报讯 13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在京召开视频会议,推动东北四省区全面落实中央出台的支持春季农业生产财政金融政策,促进粮食和生猪稳产保供。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
底部整固为主
易盛能化A指数上周企稳反弹。截至上周五,易盛能化A指数报收于751.67点。建信能化ETF(代码:159981)跟踪易盛能化A指数。截至上周五收盘,建信能化ETF规模为2.1亿元,上周场内每日平均成交金额为672.5万元。
-
鸡蛋期货顺利完成单月最大数量交割
记者近日获悉,大商所鸡蛋期货2003合约顺利完成157手交割,共计785吨,为该品种上市以来单月最大交割量。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鸡蛋产业风险管理需求大幅增加,大商所持续加大疫情期间对便捷提货服务的支持,确保鸡蛋期货2003合约顺利交割,为企业用好衍生品工具管理风险、实现战“疫”复产和稳定运营提供了保障。
-
“倒春寒”影响我国冬麦扬花 干燥限制南美玉米优良率
小麦 国内:上周末,我国中部地区出现今年第二场“倒春寒”,河北、河南、山东一带气温水平骤降10℃―15℃,部分地区气温跌至冰点。据了解,河南北部、东部,山东以及河北部分地区均出现不同强度的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影响小麦生产。本周前半段,我国部分省份低温现象仍比较突出,豫北、冀南、陕西、山西一带最低气温仍可能达到-5℃―-2℃,对小麦生产不利。本周后半段,气温将强势回升,但同时将出现一次降水过程,影响山东东部、江苏以及河北南部地区。预计至4月中下旬,江淮一带还将出现更为强势的降水过程,皖北、豫南、苏北、湖北等麦区降水量可能超过100mm,或对小麦扬花带来相对明显的影响,小麦产量存在一定变数。据业内消息,当前我国江淮一带小麦赤霉病现象比较突出,有农技单位预测发生规模或较常年偏重。综合来看,4月受“倒春寒”、扬花期降水、赤霉病等影响,我国冬小麦前期良好的开局态势可能生变,产量预期或有所打折,值得关注。
-
有色金属期货ETF场内交易量持续放大
昨日,大成有色金属期货ETF(下称有色期货ETF)场内交易额再次刷新纪录,达5165万元。
-
CAFI 各板块大多收涨
上周,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农产品期货指数(CAFI)上涨1.99%,至822.04点。其中,油脂指数上涨2.31%,至445.46点;粮食指数上涨0.40%,至1262.64点;软商品指数上涨2.89%,至693.71点;饲料指数上涨0.95%,至1782.93点;油脂油料指数上涨1.62%,至878.35点;谷物指数上涨0.49%,至1045.23点。
-
上期所对一私募基金采取限制开仓监管措施
本报讯 上期所13日公告称,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当日在燃料油期货2008合约上自成交第3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交易所决定对该客户采取限制其在燃料油期货上开仓1个月的监管措施。 (鲍仁)
-
豆粕 空头减持力度较大
4月10日,大连豆粕主力2009合约小幅高开后,在多头增仓推动下,期价继续上行。之后,多空同时减仓,期价呈小区间波动态势。午后,多头再度减仓,期价运行重心小幅回落,日内以微幅上涨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