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上涨400%,次日开盘就暴跌70%——这种凌厉的割散户手法让A股公司也自愧不如。
6月17日又是平静的一天,中国金控维持着0交易量。但港交所收盘前5分钟,中国金控股价从1.23港元拉升到5.8港元,涨幅超过400%。对此109.8万港元交易额,中国金控的市值却飙升到5.4亿港元,上涨4亿港元有余。
散户欢天喜地。但6月18日开盘10分钟,中国金控股价又大跌超过70%,最终收盘1.7港元,跌幅70.69%。
百万港元两天撬动4亿港元市值,人们仿佛又看到了2017年那支著名的“老千股”。一家曾“中南海特供”的农业企业,是怎么变成港股妖风的?这种“香港土特产”又为何让港交所CEO李小加和香港证监会主席唐家成也束手无策?
去年巨亏1.59亿港元
中国金控原本叫从玉农业,是一家主业颇为聚焦的农企。
1992年,杨健尊从广东惠州起家,经营蔬菜种植、配送、销售业务,2002年已经做到2.5亿元年销售额,蔬菜远销英法日加等国,在国内则挺进北京、上海、珠三角等一线市场,是“国家级蔬菜龙头企业”、“进出口示范企业。”
2012年从玉农业借壳“联发国际”登陆港交所,但随即陷入亏损,2013年到2015年分别亏损5883万港元、1.64亿港元和4239万港元。农业主业衰退之际,正迎来2015年互金元年。深圳富豪林裕豪的入主让这家企业画风突变。
林裕豪是广东汕尾人,1997年毕业于海南大学金融系,创办了林裕实业、金裕城等多家企业,主营投资。2014年他创办P2P平台格林易贷,据官网显示,注册用户一年从6万暴涨到80余万人。
2015年2月,从玉农业花1.25亿港元向林裕豪、林裕帕收购了金裕富全部股份,而金裕富持有格林易贷25%股份。但神奇的是,不到一个月前,港股上市公司格林国际刚以3169万港元出售格林易贷25%股权,买家为金富(香港)有限公司。据网易财经报道,金富可能就是金裕富——这表示同样的股份一个月内价值翻了4倍。
更神奇的是,林裕豪拿到1.25亿港元后,拿出其中7189万港元购买了对方15.03%股票,成为从玉农业第一大股东。有媒体形容林裕豪,“空手套”拿下大股东之位。
林裕豪入主后,从玉农业在2015年5月更名中国金控,股价涨幅达130%,次月又大涨140%。中国金控引入香港放贷、证券经纪和内地的小额贷款业务,金融占营收比上升到14%,但亏损也扩大到5.21亿港元。
2017年,互金行业遭遇监管血洗。格林易贷虽然解决了资金托管问题,但获客成本飙升、注册用户几无增长。中国金控的全年亏损收窄到7293万元。
同样在2017年4月12日,中国金控引发港股投资者震惊:股价半小时暴跌85%,跌成0.019港元“仙股”,前三大机构投资者中长江证券、中泰证券都损失惨重。事后证实,极可能是前十大股东中的朱远标因质押股权遭遇斩仓。
然而这次暴跌也让中国金控成为香港“老千股”的代名词:这类股票多为中小盘、经常合股供股、股息极低且常年亏损。投资者甚至总结出,老千股的名字常带有“中国”“环球”(虽为民企),“金控”也是老千股的重灾区——被称为千王之王的威利国际就一度改名民信金控。
2018年,中国金控再次亏损1.59亿港元,直到2019年6月17日以涨幅400%、跌幅70%的巨额震荡再次引发关注。中泰国际分析师颜招骏指出:中国金控近年来曾进行10合1、20合1的合股操作。事实上最后一次合股就发生在2019年4月。而合股、低价供股都被视为香港老千股的常见手法。
中国老千股往事
老千股是港股市场特有的现象,港交所CEO李小加曾这样描述:“主要指大股东不以做好上市公司业务来盈利,而通过玩弄财技、配股、供股、合股等融资方式损害小股东利益。”这类财技并未触犯港交所规则和法律,往往让小股东逃无可逃。
老千股的鼻祖要数威利国际:如今股价仅相当于1980年上市时的100000分之一。自千禧年后,威利国际曾17次更改公司代码,企图忘掉历史重来。中金公司文章《详解港股“老千股”》认为:威利国际频繁配售、低价供股,然后大幅合股拉升股价,顺便掩盖此前融资行为。
例如2011年4月,威利国际以1供8的比例供股,供股价格却较前日收盘价下跌82.9%。因此小股东陷入两难境地:要么花巨资认购供股,要么眼看自己股份被稀释。据中金公司研究,持有100港元股票的小股东要拿出142港元认购供股,才能免遭稀释。当天消息一出,公司股价就大跌34%。
此后威利国际在2011年10月宣布5股合1股,票面价格从0.036港元攀升到0.179港元,但半年后再度跌到0.08港元。经此一役,威利国际也成为老千股的代名词。
有人总结出老千股的常用手法:一家股价低于净资产的公司,先放出利好消息吸引散户买入,股价下跌后散户被套,庄家再大量供股——散户要么掏钱买入,要么眼看股票被稀释。当股价跌无可跌,庄家沽空所持股票后开始配新股,然后配合合股拉升股价。等股价拉到一定高度,开始下一轮循环。
也是在中国金控2017年4月暴跌后,中金公司发出老千股报告,认为“中国金控突然暴跌就是典型的案例”。中金公司还挑选出66只疑似老千股名单,警惕投资者主动规避。
归根结底,港交所制度是老千股的根源:供股50%以下不需股东大会审批,供股价格不作限制。散户掏钱配合供股,相当于被强迫融资;不认购供股同样难逃股价大跌。香港证监会主席唐家成曾无奈地说:“希望未来5到10年,市场不再提及老千股。”
港交所CEO李小加认为:“不同市场采取不同的监管哲学”,香港假定大多数人都遵纪守法,因此采用事中监察和事后追责,只是有些再融资制度为坏人所利用,不是“菜刀本身”的过错。李小加还称,老千股应该是香港证监会而非港交所的监管范围。但香港证监会目前并无解决时间表,散户只能自求慧眼识人了。
文章作者:芭蕉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news/2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