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松涛
他是财富风云人物,曾位列胡润百富榜第95位,身价高达295亿元,有宁波首富之称;
他从一个插队知青成长为副厂长,再升任局级干部,到38岁辞去公务员,投身房地产,带领公司开疆拓土、上市、融资,扶摇直上,25年成就一段传奇
他在面对“跑路”传闻时曾坚定的说,就算宁波人都跑了,我也不会走;
然而,世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5年后的今天,63岁高龄的他绝不会想到,一切都结束了,公司被迫破产重整,一夜回到解放前。
他就是银亿集团的掌舵人熊续强。
01
“宁波首富”跌落神坛,银亿集团宣布:破产重整
近日(6月17日),“宁波首富”熊续强掌舵的上市公司ST银亿一纸公告,震惊了整个金融圈。
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母公司银亿集团、银亿控股《通知书》,银亿集团、银亿控股两家公司已于6月14日向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公告无奈的表示,虽经多方努力、尝试,但仍无法彻底摆脱公司流动性危机,为了保护广大债权人的利益,,只好向法院申请重整。
目前,该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有四个是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达71.87%,股票质押率高达98%。
这意味着,一旦法院接受公司破产重整的申请,公司股权结构可能将发生大幅度变化。
谁能想到,这家曾在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在房地产和汽车高端制造均有建树,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61位的巨无霸企业,竟一遭跌落神坛,甚至到了破产重整的地步。
02
38岁下海经商,成就宁波首富
成立于1994年的银亿集团,位于宁波市,由熊续强创立。
想当初,熊续强还只是一个插队知青,改革开放后,曾担任过农药厂副厂长,在政府部门干得风生水起,最高还曾担任过宁波市局级干部。
但见多识广,不安分的熊续强,对于未来有着极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房地产对于未来的重要性,于1994年依然创立银亿集团,专注开发房地产。
那些年,银亿先后开发出“世纪城”、外滩花园等顶级项目,成为宁波市的标志性建筑,后又转战上海、南京、马鞍山、南昌、北京、沈阳、大庆等多个地方,遍及全国十多个大中城市,年收入达到200亿以上,迎着房地产市场的东风,扶摇直上。
之后,熊续强又带领银亿先后进军食品罐头、木材、电视机、国内外贸易等多个领域。
2016年,甚至还进军汽车业,120亿元大手笔收购三家国外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美国ARC、日本艾礼富和比利时邦奇,成为“房地产+汽车高端制造”业的巨头,迅速将银亿打造成了一个综合性的集团公司。
2017年,银亿实现销售收入783亿元,创造利税高达40亿元,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61位,宁波市百强企业第63位,熊续强本人更是荣登胡润百富榜第95位,身家达到295亿,成为宁波首富。
熊续强可谓迎来了自己人生最巅峰的时代。
03
疯狂扩张
然而,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钟鸣鼎盛的熊续强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慢慢降临。
2014年,甚至和“私募一哥”徐翔交手,耗费巨资争抢康强电子控制权;
2016年,银亿集团亿120亿的大手笔,拿下三家国外汽车制造商,加速转向“房地产+高端汽车制造”,并未成功,虽然汽车制造带来的营收,占到了银亿股份原主营业务的57%,成为第一主营业务,但并未让银亿更上一层,反而迎来了汽车业28年来首次下滑。
据统计,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比分别下滑4.2%和2.8%。
使得银亿的营业额连年下滑,2018年营收只有89.7亿,比2017年下滑了29.39%,减少了37.33亿元,净利润亏损达15.16亿元。
与此同时,2018年,股灾降临,银亿股份估价一路从400多亿元狂跌至80亿元不到,跌幅达80%以上,7万股民一时哀鸿遍野,欲哭无泪。
但银亿扩张之路并未因此停歇,2018年8月,甚至还打算作价15.83亿元,将银亿控股等旗下的艾礼富注入上市公司,最终因资金紧张而作罢。
到2018年12月,银亿15银亿01债券违约,终于解开了其持续大手笔扩张崩塌的序幕。
04
结语
世事无常。
熊续强怎么也没想到,扛过了1998年金融风暴、扛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扛过了2004-2005严厉的楼市调控,扛过了2011-2015长达五年的楼市低迷期的银亿集团,这次面临巨额债务,竟终于要扛不住
以往,房地产企业靠着高负债、高周转的模式,迎着楼市东风,赚得盆满钵满,王建林甚至喊出了,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的豪言,谁敢于借钱,谁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然而,时移世易,如今各行各业都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以往靠资本的手段虚增规模,抢占增量市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房地产业更是各地严厉的调控下,陷入低迷期,债台高筑的企业纷纷跌楼神坛。
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企业的成功,往往不过是乘着时代的东风,当时代变了,大环境变了,企业往往也不得不跟着改变,如果一条道走到黑,或与膨胀,最终只能落个崩盘的下场。
只可惜了7万股民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作灰烬,无人替他们伸冤。
文章作者:芭蕉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news/2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