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东金融低调更名,由“京东金融”悄然改为“京东数科”。作为备受瞩目的互联网金融巨头,京东金融以一种十分静默的方式,坐实了自己改弦更张的决心。
更像是尘埃落定,这似乎意味着互金巨头去金融化的无可挽回。事实上,此前包括蚂蚁金服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巨头们,已经在多种场合多次表达过“去金融化”的意图,而且也能看到实质性的推进脚步。
为什么要放弃已经攻下的城池,转而做配角,甘愿辅助金融机构做服务?这种战略上的调整,会催生一些崭新的模式吗?新的模式最终又将通往何方?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大气候下的普遍收缩
最先宣布不做金融的,是蚂蚁金服。2017年3月,蚂蚁金服在北京高调宣布定位转移,“未来只做tech(技术),帮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
而稍后表态的京东金融,则否定得更加彻底。2017年底,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从根本上就没想做金融”。
这种急转直下并非只发生在互金领域。在互联网金融巨头纷纷表态,要跟金融撇清关系的同时,把产融结合同样搞得如火如荼的产业巨头们,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形,释放着相近的信号。
恒大集团官网的简介,也早已从“恒大集团是以民生地产为基础,金融、健康为两翼”,悄然变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金融消失了,如同从未出现。
事实上,自2009年金融自由化开启以后,互联网巨头和产业巨头,对于金融,几乎有着如出一辙的雄心。
在2017年工作会议上,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表示,2017年恒大金融集团的目标是实现参股、控股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公募基金、互联网金融等金融牌照。同样是在2017年的开年大会上,刘强东在夸赞过京东金融现有业务之后,同样勾画了与许家印相似的未来图景,刘强东说,“在未来,京东金融不仅仅会有现在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很快,我们将会进入证券、征信,包括银行,总有一天我们会申请自己的银行,或者控股一个银行,这样我们才能够为我们的用户提供全金融的服务。”
但这些期望,随着监管的不断收紧,都只能搁置,或者避而不谈,或者完全否认。无论是互联网巨头拓展金融,还是产业巨头进军金融,虽然各自的原生行业不同,但都处于同样的大气候下,所以,他们几乎在同一时点入场,最后也在相近的时点离场。
声称不做金融背后的复杂心态
但具体到互联网金融巨头们,虽然同样是声称不做金融,但背后的心态可能又有所不同。
尽管蚂蚁金服一再表明不做金融,但央行依然将其纳入了大型金控集团模拟监管试点企业。能够被选中作为试点,已经不是具体的某种金融业务的事情,而是在监管眼中,蚂蚁金服已经具备影响整个金融行业的系统重要性。
对此,蚂蚁金服又一次强调了自己的技术属性。据媒体报道,蚂蚁金服一位内部人士曾对监管建议,“蚂蚁金服平台上的这些产品和大量合作机构,跟蚂蚁金服并没有资本关系,蚂蚁提供的就是技术服务。即便是少数持股的金融机构之间,也并未发生关联交易风险,建议应与传统金控集团区别监管。”
据财新报道,有分析认为,蚂蚁金服之所以如此解释,主要是因为,一旦蚂蚁金服被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模拟监管试点,在目前强监管的背景下,很可能意味着,以后将大幅增加合规成本,比如最直观的增加资本金、加强相关信息披露以提高透明度等等。
相比之下,京东金融又是另一种情况。京东金融所拿到的金融牌照,远不如蚂蚁金服齐全,并且随着金融监管持续收紧,也已经错过了拿牌照的最佳时机。
有业内人士称,事实上京东一直都有牌照焦虑,在申请牌照一事上也并非不积极,原因主要是监管方面对其实际能力存在质疑,因而含金量最大的银行、基金等“大牌照”,一直没有获得。
在现状不如意,前路又暂时不通的情况下,转型数据科技公司,似乎是更好的选择。据美利金融刘雁南分析,由于金融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以及金融业务无法逾越的增长规律,导致金融机构的估值水平,通常远低于互联网科技公司。
分拆之后的京东金融,“即将单独上市”的消息一直不断,那么,从估值和上市角度考虑,宣称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当然是更讨巧的,虽然从营收数据上来说,京东金融本质上仍然是一家金融公司。
打开大门放金融机构进来
不过,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而选择去金融化,我们确实看到了转型已经在进行。
互联网金融巨头去金融化,专注于金融科技,就如他们自己所说的“以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目前能看到的具体操作方式,概括来说,主要是互金巨头开放自己的平台,接入金融机构的产品或者资金,自己从中做一些风险控制工作,或者仅仅是起到一个导流作用,和金融机构分享自己的用户。
蚂蚁金服2017年6月开放财富号,邀请银行、基金、保险公司入驻,就是与金融机构分享自己的流量。而今年5月份,余额宝也正式接入了其他基金公司的产品,除了自家的天弘基金,还有博时、中欧、华安、国泰等众多其他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这是在自己的平台上接入金融机构的产品。
蚂蚁金服另外两个信贷类产品花呗和借呗,也已经引入了消费金融公司和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同样是在开放自己的用户,让金融机构提供放贷资金,蚂蚁金服在中间做风控、催收等工作。
京东金融也基本是以同样的方式为金融机构服务。近期,京东金融已经内测一年之久的零售信贷平台“借钱”隆重推出,并且还被放在了京东APP首页的位置进行推送。“借钱”板块实质上就是一个贷款超市,其中主要聚合了来自持牌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包括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和银行。
而京东金融的现金贷业务——金条,也同样引入了银行作为合作方,目前可以看到,京东金条的资金方,除了京东旗下的一家互联网小贷公司,还包括徽商银行、上海银行、西安银行等合作方。
总的来说,目前阶段,互金巨头们引入金融机构,模式主要是互金巨头开放自己的平台和用户,接入金融机构的产品和资金,并运用自身金融业务实操所积累的数据沉淀,在对接过程中做风控工作。
凛冬已至 只要活下去就还有希望
所以,主要的场景仍然是在互金平台这一方。那么作为“被赋能”的对象,银行等金融机构那一方,其实拥有着体量更大的存量业务,对于这个更广阔的空间,互金平台的金融科技是否已经开始涉足,又有多大的施展空间?
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银行业对金融科技也日益重视,在近期密集发布的上市银行半年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几乎每家银行都有谈金融科技。但据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观察,银行业的金融科技转型,走的仍是跟随战略,理论上,有互金机构的探索在前,银行跟着学就是了,战略上清晰,只要执行得力,就不难见效果。不过,很多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落地难,真正落地的时候,往往是另一回事。银行的金融科技转型,目前仍是品牌宣传的意义大于实质的进展。
既然银行的金融科技进展迟缓,那么互金巨头们的金融科技似乎就大有可为。我们也看到,早在2017年,互金巨头BATJ已经悉数分别与四大行“工农中建”高调联姻。从发布的信息来看,合作的范围和模式囊括了方方面面。从比较抽象的大数据、云计算,到比较具体的打通信用体系、信用卡线上开卡业务等等,这些也都代表着金融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具备可操作性。
但事实上,互联网公司与银行的基因大不一样,互联网公司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所以可以很快接入银行的产品和资金。而银行作为持牌的金融机构的保守性,以及其系统内部的复杂性,却很难在自己的系统中嫁接互金巨头们的金融科技手段,即便可以,也通常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耗费大量的成本。
这样的成本,或许是仅以技术服务立身的金融科技公司难以承受的。而且,从直接开展金融业务,到退居配角帮助金融机构做金融业务,其盈利能力很可能要打折扣。
以蚂蚁金服的借呗引入合作银行之后的分润模式为例,据了解,借呗的分润模式主要是由提供资金的银行收取贷款费用,蚂蚁金服再从中获得固定比例的收益,虽然各家略有不同,但蚂蚁金服获得的收益一般在30%左右。
借呗的平均日利率大约为万分之四,折合成年华利率约为14.6%,蚂蚁金服分到其中的30%,也就是年化4%左右,其余的10%被合作银行拿走。而相对于之前蚂蚁金服通过ABS的方式,为借呗筹集资金,蚂蚁金服的获利是大打折扣的。通过ABS获取资金的成本大约5%左右,现在与银行合作之后,资金成本翻倍了,蚂蚁金服的盈利也随之缩减一半。
当然,在金融监管趋严之后,蚂蚁金服未必能够再像以前一样低成本获取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引入银行资金,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再者,如果能够把交易量做得足够大,也同样可以弥补客单价的缩水。
但在转型的变动中,其实一切都已经变得难以预料。不过,既然凛冬已至,转型肯定是无可避免的了,但只要能够活下去,就仍然有希望。四季轮回,周期总会过去的。
文章作者:芭蕉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p2p/2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