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互联网金融

中国P2P的普惠金融之路: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9月底,银保监会发布《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这是首次由政府部门对外发布的普惠金融白皮书。官方文件称,编写该白皮书是“为阶段性总结宣传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成果”。

尽管甫一发布,即有不少P2P平台迅速跟进,借此强调自身的普惠金融属性,再次纷纷打出“持续践行普惠”、“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等旗号,但事实上,预先发布的白皮书摘编版,对于网贷只字未提。反而在谈到“遏制乱象、防范风险”时,提到的“打着普惠金融旗号追逐暴利、从事违法违规活动的乱象”、“要防范对重点群体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的风险”,让刚刚经历过一波雷潮的网贷行业,很容易对号入座。

发布白皮书的另一个原由,是为了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关于“定期发布普惠金融白皮书”的要求。该规划是我国首个发展普惠金融的国家级战略规划,由国务院在2015年底正式出台。其中第三条第三款“发挥互联网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有益作用”明确提出,要“发挥网络借贷平台融资便捷、对象广泛的特点,引导其缓解小微企业、农户和各类低收入群体的融资难问题。”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原本是要在国家的普惠金融战略中发挥作用的网贷平台,非但没有出现在发展成果中,反而似乎已经成了遏制和防范的对象,结合雷潮之后市场普遍看衰的思潮,难道P2P自告奋勇要肩负的,同时也是国家曾经试图要赋予的普惠金融的使命,真的已经走到尽头了吗?

从来都不乏看衰P2P的声音。其中最著名也最彻底的发声者,应该非许小年莫属。这位直言敢谏、言辞犀利的“刀锋”经济学家,早在2015年就断言90%以上的P2P平台要倒掉,并且认为绝大多数P2P不创造价值。在表达这些观点的时候,他甚至不无讽刺地拿O2O来类比,他说很多O2O也不创造价值,什么叫O2O?就是两边都是零,中间一个2货,这就是O2O。

但就是这么一位激烈的否定者,却在2016年成了一家P2P平台的股东,并在一次高峰论坛的演讲中,公开承认自己不仅是这家平台的股东,还是平台的投资客户。许小年表示,自己不是要为这家平台站台,也不是为互联网金融站台,而是为小微金融站台。

而小微金融正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

按照前述普惠金融发展规划,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普惠金融所谓的“普惠”,就是要让金融服务能够惠及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而之所以指明重点服务对象,是因为之前的金融服务体系尚未惠及这些群体,或者服务不足。

从融资需求来说,这些重点对象,无论是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还是低收入群体,都属于小微金融的范畴,长期以来,他们都是被以银行为代表的正规金融机构所忽略的群体。

以小微企业为例,建行董事长田国立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过去中国的大银行一般都服务大企业,只要服务好市场上前20%的企业,就可以创造80%的收益,因此没有动力和精力去服务小微企业。过去建行一般一年给小微企业贷款贷款一两百亿都很不容易了,而且成本很高,不良率都在5%-6%,甚至是7%-8%。

但随着国家级普惠金融战略的推出,情况看起来得到了一定改观。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大中型银行纷纷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以聚焦小微企业、三农和脱贫攻坚等领域。

日前发布的普惠金融白皮书,也展示了银行业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绩。白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末,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0.74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73%,所对应的小微企业共1521万户,较2013年末增长21.7%。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银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还是上述业务的明显增长,都明显是在政策引导下发生和实现的。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实行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此基础上,原银监会跟进出台《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这才有了后来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的普遍设立。

而在相关鼓励督促方面,更是政策不断。鼓励政策不仅包括对于小微业务符合条件的银行定向降准,允许发行针对小微业务的金融债,还包括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以盘活既有资源,以及对相关小微业务减少税费等。

在监督方面则是设置考核标准。2015年3月,原银监会发布《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和申贷获得率均不得低于上年同期数据,这就是所谓的“三个不低于”。

在“三个不低于”考核体系执行三年之后,今年3月,在此基础上,原银监会又增加“两增两控”指标。所谓“两增”是指,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是指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突出对小微企业贷款量质并重、可持续增长的监管空间。

所以,普惠金融发展白皮书中银行业相关业务的增长,实质上是在种种政策引导下实现的,但实际效果与政策预期仍相差甚远,统计数据也未能完全反映真实的业务状况。近年来,审计署对于金融机构的审计报告,已经多次指出小微贷款被挪用的现象。比如说,农业银行六家分行将非小微企业的贷款计入小微企业,涉及50多亿元,光大银行2014年发放的3600万元小微贷款,实际上被提供担保的大企业套取,而工商银行2014到2016年对小微企业的贷款统计不准确,相关资金达896亿元,等等等等。

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联合发布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在充分肯定中国普惠金融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隐忧。比如说,其中指出“正如报告中明确指出的,政府大力支持普惠金融是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推进普惠金融而言,许多金融服务提供者的商业运行模式能够可持续是个一直存在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或受政府影响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收到了较多行政干预,从而抑制了市场竞争和创新,因为这些机构通常经营效率低,没有完全市场化运作,也会对市场产生类似的扭曲和抑制效应”。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则表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应避免变成一项运动,政府应该将更多的普惠金融创新探索交给市场自发推动。

相比之下,P2P网贷是民间力量崛起的结果。中国网贷行业从2007年肇始,至今历经11年的时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基本是自由生长,监管层给予了这种新生业态以最大限度的包容。而且,众所周知,P2P网贷给到出借人的收益率,尽管已经持续下降,但仍然远高于同期银行的贷款利率,这样的资金成本,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P2P上的借款用户必然是被排斥在银行体系之外的群体,而这也正是国家普惠金融规划所认定的重点服务对象。

但高利率并不意味着对普惠金融的背叛。普惠金融的先驱,因提出“穷人银行”的概念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的默罕默德·尤努斯,他所创办的“格莱珉银行”放贷利率可以达到20%,同样远高于我国银行贷款利率。

普惠金融的定义中,特别强调了商业上的可持续。所谓商业上的可持续,就是能够产生支撑商业活动的利润,商业是追求利润的,如果人为地压低借款利率,实惠是有了,但那不是金融业务,那是做慈善,是财富的重新分配。

商业的可持续性,需要交给市场来检验,只要市场能够存在,只要交易能够持续发生,那就说明交易双方都是获利的,交易本身是双赢的。这大概也是监管部门一直对P2P采取宽容态度的原因,是要让市场来检验。

传统银行业之所以难以开展小微金融,缺乏积极性并非唯一原因。阿里巴巴副总裁胡晓明对于银行业所面对的中小企业信贷难题,曾表示,加强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和改善银行传统信贷流程,设计出对中小企业更具针对性的信贷流程至关重要。

事实上,相比之下,P2P平台对于小微金融业务更聚焦和专注,因为别无选择,在资金成本上,P2P根本不可能抢到银行的优质客户。

网贷之家发布的《赋能新周期:网络借贷普惠金融实践数据报告(2017)》显示,在小微企业、三农、偏远地区等领域,均有不同的P2P平台在持续深耕。尽管雷潮的出现,暴露了P2P行业存在自融、假标和旁氏骗局,但如果说P2P整个行业完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显然也并不属实。不可否认的是,在良莠不齐的P2P平台中,仍然是有相当一定比例的平台,在深耕自己特定的业务模式。在持续的努力积累中,也逐渐会形成更具针对性的业务流程,从而真正解决银行们一直没能解决的问题。

7月份,正当网贷行业暴雷密集期,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发言称,将再用1-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同步推进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普惠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金公司随后的研报认为,原定于今年6月份完成的P2P备案已确认推迟背景下(或因考虑到存量违规业务消化难度大、各地具体标准不一等问题),监管本次发声一定程度上认可了P2P有其存在的一定现实意义,更表明了加速存量风险整治的决心。

8月份以来监管层密集推出的针对P2P的各项政策,基本印证了中金公司的推断。P2P平台合规检查工作已经紧密展开,监管部门已经集结各方力量来加快P2P合规化进程。

《赋能新周期:网络借贷普惠金融实践数据报告(2017)》显示,从2013到2017年底,网络借贷行业服务的小微企业累计业务量超过2万亿元,其中不仅包括小微企业的直接借款,还包括小微企业主以个人名义通过汽车抵押、信用等形式进行的借款,借款用途主要是生产经营周转、发放工资等。P2P网贷小微企业借款成交量从2013年的年成交仅124.32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722.80亿元,翻了超70倍。这表明网贷平台确实在持续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白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末,银行业小微贷款总共服务了1521万户小微企业。但根据原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披露,截至2017年7月底,我国小微企业名录的小微企业已达7328.1万户,可见目前传统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支持率仅为20%。其余的80%多达5800万户小微企业,正是P2P从诞生之初就精准锁定的目标群体,所以,如此广阔的市场空间,P2P未来仍然大有可为。

除了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三农领域”及“低收入”群体,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形,他们的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

P2P原本就是应普惠金融的需求而生,监管对于P2P平台借贷限额的规定,也将助推P2P深入到普惠金融最细微的毛孔,P2P作为起自民间的市场化力量,在经过合规化的筛选和出清之后,也将真正显现出它原本的面目,而绝不是世人在群魔乱舞中所看见的片面幻影。

文章作者:芭蕉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p2p/277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270670720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