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询征信报告发现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几次私自查询我个人征信,本人在此期间并未申请相关贷款”,“个人并未申请贷款,也未对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进行授权,请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对征信报告上2019年4月4日的贷款审批查询做出解释”。近日,记者在聚投诉平台上发现,多人投诉称,其征信报告上出现了一些金融机构查询记录,而其并未向这些机构申请贷款。
“我查询征信报告发现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几次私自查询我个人征信,本人在此期间并未申请相关贷款”,“个人并未申请贷款,也未对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进行授权,请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对征信报告上2019年4月4日的贷款审批查询做出解释”。近日,记者在聚投诉平台上发现,多人投诉称,其征信报告上出现了一些金融机构查询记录,而其并未向这些机构申请贷款。
类似案例并不罕见。一名用户告诉记者,其10月30号在央行网站上查询了个人征信报告,发现了一笔(,)5月18日的贷款审批记录,“我完全想不起来5月份有申请过贷款,也没有办过任何和上海银行有关的业务。”
个人真的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查询征信报告吗?哪些机构在何种情况下能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征信报告查询记录过多又会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采访。
图片来源:摄图网
征信”莫名其妙”被查询?
“我后来又查了手机上可能有关系的APP,发现我在5月18号开通了京东白条,但当时也没有看到征信授权协议。”上述用户告诉记者,其开通京东白条的日期和征信报告中上海银行贷款审批的日期一致。
记者注意到,京东白条已经于2018年接入征信,那么,用户在开通京东白条时是否对上海银行进行了征信授权?
记者尝试开通京东白条。在基本信息填写页面,显示需要同意相关协议,向下拉到页面最底端,记者才看到征信授权协议,且有三份征信授权书。三份征信授权书的被授权人分别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重庆两江新区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京东金融及其合作金融机构。
三份征信授权书的内容包括,被授权人可以通过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等机构查询、打印、保存本人的身份识别信息、个人信用报告及包括信贷信息在内的信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负债信息及偿债履约能力判断信息以及含本人在贷款人处办理业务时产生的不良信息),并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提供上述信息。用途为被授权人受理京东白条个人贷款业务(包括申请审查、提款审查业务等贷前、贷中、贷后各阶段,以及授权人申请征信异议处理。授权内容第二条为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查询并提供符合相关规定的本人信息和信用信息。
京东金融客服表示,征信被授权人都是京东白条出资方,白条出资方由系统综合评估给出,每一次白条的消费有可能是不同的出资方提供的。“白条使用会正常上征信,不逾期不会有影响,白条上报征信是按月账单进行上报,单笔订单的状态不会在征信报告中。”京东金融客服说道。
重庆两江新区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是京东金融旗下的小贷公司,此外,京东金融客服并未具体告知记者白条出资方有哪些机构,仅表示出资方有十几家。也就是说,京东白条的使用者在授权征信查询时,并无法确定哪家机构会出现在自己的征信报告中。
本人“不知情”,却被金融机构查询了征信,类似情况在聚投诉平台上还有不少。“我没有贷款过,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什么在9月25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私自进行了贷款审批”,一名何姓用户10月30日在聚投诉平台上表示。
微众银行在官方说明中指出,根据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的统一规范,银行只能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本人查询”、“担保资格审查”、“特约商户实名审查”、“法人代表、负责人、高管等资信审查”、“客户准入资格审查”这8种名义进行查询。其中银行因客户新申请融资业务查询的,只能以“贷款审批”或“信用卡审批”名义进行首次查询。
微众银行旗下的个人贷款产品主要是微粒贷,用户在微信上申请查看微粒贷额度时,便需要对微众银行进行个人征信授权。
征信查询次数过多影响银行贷款审批
除了银行,还有哪些机构能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根据央行征信中心的规定,个人信用报告的使用目前仅限于商业银行、依法办理信贷的金融机构(主要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信贷公司等)和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仅在办理如下业务时,可以向个人征信系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审核个人贷款、贷记卡、准贷记卡申请的;审核个人作为担保人的;对已发放的个人信贷进行贷后风险管理的;受理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贷款申请或其作为担保人,需要查询其法定代表人及出资人信用状况的。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商业银行、消费者还是人民银行,查询者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都必须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且留存被查询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
同时,央行征信中心指出,经过个人书面授权同意并约定了查询用途后,被授权的机构或其他人就能查询授权人的征信报告。查询最多的是商业银行等放贷机构,其他还可能是与授权人发生经济交易的生意伙伴、用人单位等。
如果查询次数过多,对于个人征信及相关业务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多名银行信贷经理向记者表示,对银行线上贷款的审批会产生一定影响。
“查询次数过多会影响线上贷款的审批通过率,特别是小的贷款公司,所以说一些线上的贷款不要随便去点,点了之后就会有记录了。”一名城商行信贷经理向记者说道,其表示,一些贷款是系统自动判定,如果征信查询次数太多,会影响通过率。
一名大行信贷经理表示,“对于房贷一般不会影响审批,而有些个人贷款是看近三个月内的查询记录的,如果近期查询过多可能就贷不了,具体要看什么样的贷款。”
一名股份行信贷经理同样表示,征信查询次数过多会影响线上贷款审批,“线上贷款审批规则里面可能有一个月查询多少次征信或者近三个月查询多少次,如果次数太多,可能就作为一个可疑客户直接拒绝了,包括信用卡、小额消费类的贷款都是这样。”对于线下贷款审批则影响较小,“线下是人工审批,可能你征信查询记录比较多,但个人负债收入正常,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不过,如果查询记录太多了也会介意。”
“最重要的还是征信不能有逾期,不能连三累六,就是说两年之类连续逾期三次,或者不连续逾期但累计达到六次,这是征信红线。”上述股份行信贷经理强调。
对于个人征信报告的维护,根据央行征信中心的建议,个人一年内至少查1次信用报告,在了解自身信用状况的同时,检查是否存在别人冒用或盗用身份获取贷款、信用卡的情况,是否有错误信息,是否有未经授权违规查询的情况等。
文章作者:小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p2p/3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