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已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也正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目前,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已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也正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1月11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楼继伟在2020年全球财富管理论坛首季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1994年,世界银行提出养老金“三支柱”概念,养老金可以划分为政府实施普遍保障的第一支柱,在我国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初始时,我国第一支柱替代率设计为60%,但近年来,第一支柱的替代率逐步下降,目前全国平均已不足50%,今后以企业年金为代表的第二支柱可能获得较大发展。
今后可能加大发展养老金第二支柱
在养老金三支柱的体系下,养老金可以划分为政府实施普遍保障的第一支柱,在我国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及由中央财政拨款形成的全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作为重要补充;以职业群体缴费形成的第二支柱,在我国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以私人性养老金储蓄投资形成的第三支柱,包括商业养老保险和目标日期基金。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约5万亿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约2.4万亿元,职业年金约8000亿元,企业年金约1.6万亿元,商业养老保险约1000亿元,目标日期基金约300亿元。第二、三支柱占比较小。
国际上,美国和加拿大三支柱覆盖比较均衡,第一支柱替代率在30%-40%之间,第二支柱大致与第一支柱相当,第三支柱作为补充。欧洲与中国相似,欧洲第一支柱替代率高,多为50%和60%,相比之下第二第三支柱发展比较弱。
楼继伟指出,在三支柱体系下,首先要确定三支柱在总替代率中的占比。假定总替代率70%是恰当的,则第一支柱占比过高,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的空间就较小。我国第一支柱替代率设计时为60%。近年来,第一支柱的替代率逐步下降。目前,全国平均已不足50%,今后可能还会下降。
未来,楼继伟称,可通过提升缴费征管效率、加大DC(缴费水平确定型)因素、实现全国统筹、发展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加强精算平衡5方面维持替代率不下降,“但这些都需艰苦的结构性改革,而且见效不会很快。反过来,导致替代率下降的趋势是持续性的,估计第一支柱的替代率还会下降。”
那么,第二、三支柱在提升替代率方面有多大空间?楼继伟称,目前,主要以企业年金体现的第二支柱,缺乏在年金投资阶段的税收优惠,建议考虑年金委托封闭的投资基金操作,用于再投资的投资收益给予免税。第三支柱即税优型个人储蓄商业养老保险和目标日期年金,今后发展不会很快,主要是按我国税制,个人所得税的税优安排很难精准的执行,因此,今后更大可能加大发展的是第二支柱。
建议将社保基金投资基准长期化
大量的资金如何投资获得收益,同样值得关注。楼继伟表示,第一支柱的阶段性结余用于投资,是主权养老金的投资策略。由于基金的流入、流出是可以测定的,用于投资的部分主要是助力全社会养老金整体代际补偿,投资策略是跨周期绝对回报,能够忍受短期波动,同时也要降低风险集中度。
第二支柱的投资人按各企业要求进行投资,由于不是全国范围的统筹共计和整体代际补偿,投资可忍受的波动要小,就要相对保守,固收类的占比就要提高。
第三支柱的投资人按照预计的需求设计产品,由个人投资者进行购买,由于该类产品主要面向个人,要考虑个人投资者的个性化需要,针对参与者的风险偏好,各类资产配置的比例相应进行调整,往往是参与者随着年龄的推移、风险的偏好,从激进向保守转变。
在养老机构对基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投资基准则是开展投资工作的指挥棒,也是机构投资人进行资产配置的出发点。如何设立一个合适的基准和合理的考核周期?楼继伟称,这需要结合资金的性质和偿付压力进行综合考量。整体上看,养老金的平均久期都长于市场中其他的资金,其中主权养老金的久期可以跨越商业周期,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选择投资基准和配置周期时关注长期目标,从而获得更好的累计回报,投资基准建议用长期滚动绝对年化回报的方式设定,回报率不宜设定过高,有利于管理人努力管理,但不过分冒险。
楼继伟称,做配置决策最纠结的是基准不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基准是年度绝对回报,按此基准配置,需大幅度压缩股权类占比,以减少波动,也会降低收益,建议监管部门将社保基金投资基准长期化,例如改为十年期滚动绝对收益率,充分反映社保基金短期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优势,以获取长期回报为导向。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文章作者:98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p2p/5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