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不久,监管开始对银行线上联合消费贷业务进行摸底。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不久,监管开始对银行线上联合消费贷业务进行摸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银行人士处获悉,央行近期下发通知,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调查对象为各法人银行机构。
从银行需要填报的线上联合消费贷款统计表来看,要求上报的内容包括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加权平均利率、不良率等指标。而这其中,与“蚂蚁借呗”、“蚂蚁花呗”合作的情况,则需要单独列报。
与蚂蚁花呗、借呗合作情况需单列
上述通知明确,线上联合消费贷款,是指金融机构经由互联网获取合作机构推送的客户信息,并与其他机构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约定比例向同一借款人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
此次调查,银行需要填列一份线上联合消费贷款统计表,上报2018年12月、2019年6月、2019年12月、2020年1月至6月,共计9个月的数据。涉及的指标主要是消费贷余额、利率、不良率等。
具体包括“月末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当月发放线上联合消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当月发放全部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信用卡透支)加权平均利率”“月末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不良率”“月末全部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含个人信用卡透支)不良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月末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的两项统计中,金融机构与“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合作的贷款余额以及不良率均需要单独列出;在“当月发放线上联合消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项下,也需要列出与“蚂蚁借呗”合作的情况。
作为消费信贷的巨头,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近年来发展势头较猛。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141号文将小贷ABS纳入表内之后,蚂蚁金服就开始通过联合贷款(助贷)的方式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合作,规模增长较快。据麻袋研究院了解,蚂蚁金服已经与绝大部分银行开展联合贷款(助贷)合作,而这些合作的信息却游离于监管之外。此次,将蚂蚁借呗和花呗单独列出来,也体现出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
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市场估算,蚂蚁借呗和花呗的规模在1.3万亿到2万亿之间,在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中占据较大的比重,“这样的业务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了,在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办法出来之前,不像银行有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与处置诸多要求,蚂蚁集团的杠杆率太高了。不管有没有增信和兜底的条款,最终风险必定还是由银行来承担。所以我觉得这并非针对蚂蚁集团,但是对蚂蚁集团的影响应该还是比较大的,在他们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之前,必须要降低杠杆和规模,以免发生系统性风险。”
在董希淼看来,央行此次调查只针对线上联合消费贷款,并不是针对联合贷款提出新的要求。可能的意图之一是鼓励银行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而不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
“有些中小银行的联合贷款利率非常高,高达年化20%~30%,中小银行通常可以分到7%,如果银行自己做贷款可能就能赚到2%~3%,能拿到7%已经很开心了。所以该业务的风险也很高,这也是最高法要降低民间借贷上限的背景之一。”董希淼表示。
“通过线上调查统计,监管可以更好地了解情况,判断风险,出台相关监管政策。另外,不无可能,央行也让蚂蚁提交了相关数据,让银行等填写统计表是为了交叉验证数据的真实性。”王诗强提到。
联合贷款中银行不仅是资金提供方
就在不久前,《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于7月17日正式出炉,对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予以规范。
根据该办法,单户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授信期限不超过一年。此外,办法明确,贷款用途应当明确、合法,不得用于购房、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和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本权益性投资等。
同时,该办法将与商业银行在营销获客、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支付结算、风险分担、信息科技、逾期清收等方面开展合作的各类机构,纳入合作机构范畴,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电子商务公司、非银行支付机构、信息科技公司等非金融机构。
而互联网贷款业务涉及合作机构的,授信审批、合同签订等核心风控环节则应当由商业银行独立有效开展。
此外,商业银行与其他有贷款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应当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本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的管理机制,并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商业银行应当独立对所出资的贷款进行风险评估和授信审批,并对贷后管理承担主体责任;商业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合作机构提供资金用于发放贷款,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行情000681,诊股)
全球新型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文章作者:98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p2p/93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