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公司就没有好市场。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夯实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根基的重要举措,是落实资本市场“深改12条”的应有之义。“抓增量、抓存量、抓升级、抓机制、抓回报、抓生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通过提高优质上市公司供给、改善现有上市公司经营治理水平等多个角度共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已经成为市场多方共识。
今年9月以来,上交所启动“沪市公司质量行”,狠抓关键少数、盯紧中介机构,从信披到合规,从监管到服务,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理念落实到行动,逐步将各项工作落实到细节之中,探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高效路径。
标新立优 展示沪市公司优质形象
当前总市值已经超过33万亿元的沪市公司,既是中国宏观经济的“基石”和“晴雨表”,也是展示中国经济伟大成就的重要窗口。展现沪市公司优质形象,既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手段,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结果。
令人欣喜的是,沪市主板公司技术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持续加大。今年前三季度,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共计2400余亿元,同比增长约27%,其中研发投入超过5亿元的公司有71家。此外,电子设备、专用设备、医药制造等行业研发投入增势尤为明显,同比增长约30%。同时,实体企业仍在不断拓展市场,与市场渠道相关的销售等费用同比增长8%。产业投资信心趋于稳定,长期资产购建支出有所回升。
沪市公司质量行中,上交所联合媒体和投资者深入调研了一批优秀的沪市公司。这些企业中,既有从传统“傻大黑粗”走向“智能工厂”的钢铁巨头宝钢股份(行情600019,诊股),也有深陷竞争红海却依靠开拓创新、组织变革孵化出“海尔智家(行情600690,诊股)”的青岛海尔;既有不断研发、锐意进取的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行情600276,诊股),也有深耕主业、稳步经营的正泰电器(行情601877,诊股)。通过这些优秀公司的一个个切面,市场得以更清晰了解沪市公司各自探寻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见贤思齐,以优质企业做标杆,为后进者树明灯、为先行者加动力。
提纲挈领 紧握关键少数抓手
切中肯綮则事半功倍。督促关键少数勤勉尽责,努力改善上市公司经营水平,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抓手。
上交所举办了两场上市公司实控人的专场培训,向上市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传递了最新监管政策和导向,通过“告知在先、警示在前、以培训促监管、凝聚双方共识”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良好市场氛围。
让实控人归位尽责、诚实守信,上交所打出了监管和服务的组合拳,既要做好服务,也要加强监管。
服务方面,在实控人培训课程上,围绕最新信息披露监管政策、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要点以及债券融资政策及产品、质押业务风险防范与化解等内容展开。在质押培训上,邀请了20余家市场机构与股票质押存在一定困难的相关公司股东进行座谈,为其纾困搭台。
上交所对上市公司监管则继续保持了高效从严态势。临近年末,上市公司的各种保壳交易、突击交易有所抬头。针对这些行为,上交所已经采取了发函问询、约谈、与证监局协作核查等监管措施,形成了一套快速反应、从严监管的有效机制,聚焦交易实质,及早防范、及时关注、快速反应,取得了一定成效。
众人拾柴 夯实沪市高质量根基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根本上还是要回归市场。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构建与券商等市场参与者的协作机制,凝聚合力,营造有利于上市公司提升质量、聚焦主业的市场氛围;另一方面,也要借力证券公司,做好预期管理和沟通,让投资者客观了解市场运行和变化情况。
上市公司质量行期间,上交所就“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协作”同10家沪市上市券商召开座谈会,围绕“如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等议题展开讨论。
多家券商负责人表示,市场的稳健发展和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是券商行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证券公司将以更强的大局观和责任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业务素养,发挥好“看门人”的作用,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和质量关。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交易所的公司监管工作将以“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为主线,抓好关键少数,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为监管的主要着力点;突出中介机构,压实责任,真正发挥其助力资本市场建设的媒介作用;突出制度改革创新,扎实推进退市、减持、再融资、公司治理等制度建设。
文章作者:FCA外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stocks/5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