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股市

需求大缺口大 疫情下医疗短板凸显投资机会

  过去两个月,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国民公共卫生带来了重大伤害,与此同时,中国过去接近20年积累的科技发展成果,特别是医疗健康科技的研发成果,被带到了一个最严格的试验场,在最严苛的环境中接受考验和挑战。

  过去两个月,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国民公共卫生带来了重大伤害,与此同时,中国过去接近20年积累的科技发展成果,特别是医疗健康科技的研发成果,被带到了一个最严格的试验场,在最严苛的环境中接受考验和挑战。

  考验的结果是,相比17年前的SARS,中国公共医疗体系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医疗科研能力和临床防治能力大大提升。但是,疫情的突然来袭也暴露出我国医疗服务在供给侧上产品服务种类不齐、产量不足等短板。

  对资本而言,一场危机同时也是一个绝佳的布局契机。疫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恰是给投资界发出明确的信号,为投资机构积极布局提供新的思考空间和发展机遇。

  疫情现国内医疗短板

  参与中国医疗健康初创投资多年,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I宇目睹了这些年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也看到了这些年培育成长的企业在这次疫情中,在寻找病毒源头、病毒检测和诊断、疫苗和新药研发、供应医疗辅助器材和技术等不同环节提供了抗疫支持。

  回忆起2003年的SARS,梁I宇认为,相比过去,国内医疗科技和研发能力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当年非典疫情爆发时,还要靠外国协助分离病毒株,但此次疫情全靠我们自己,可以肯定地说,打完这场战役,中国医疗技术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虽说经过两个月的时间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也给国外疫情防控提供了很不错的样本,但整个疫情防治过程也凸显了国内医疗服务体系的一些不足。在融昱资本执行合伙人刘晓看来,短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卫生体系的应急速度和效率要提升。二是医疗服务的供给相对短缺、不平衡。

  “从医疗服务的供给来看,国内医疗技术人员的每万人拥有数量相比美国、欧洲国家少;此外,医疗服务资源不均衡,导致大量疑似患者不管轻重都涌向了大医院,说明我国的分级诊疗体系还不完善,人们对基层医疗不够信任。”刘晓说。

  基石资本方面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本次疫情体现了国内医疗服务三个方面的短板:第一,三甲医院资源比较短缺,武汉的三甲医院数量已经在全国排名靠前了,对疫情尚且如此应接不暇,其他城市的医疗资源更加脆弱,疫情当下就更难应对了。第二,高端医疗器械短缺,ECMO(人工心肺机)等相关的高端医疗设备在此次疫情中严重短缺,只能通过国外进口补充。这说明高端医疗器械存在较为严重的外部依赖,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目前无法独立供应。第三,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短缺,但在此次疫情中,社会医疗资源起到了有益补充,因此,未来社会资源进入医疗系统是必然趋势,社区诊所、第三方检测机构等业态将会迎来快速发展期。

  疫情下的投资图谱

  事实上,医疗资源长期以来的供需失衡,是我国医疗行业的长期矛盾。从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医改政策,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创新,提高医疗系统效率。

  这一发展脉络之下,还展示了一张清晰的投资图谱。“未来的投资主线,一是产业整合,提高集中度;二是投资创新产品,比如创新药、创新器械;三是能够提高整个医疗系统效率的新技术,比如互联网医疗、医疗与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结合。”刘晓认为,这些领域目前还未能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还有很大的空间。

  可以看到,此次疫情中,中国医疗体系不同环节进行了一次携手作战,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携手作战产生的不仅仅是临床经验,还有海量的大数据,再配合AI(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医疗体系可以进一步自我优化。“中国有望以第一手数据开拓一个不只限于医药研制、病毒译码,还包括民间与各机构的后勤协作模式,进而结合成为一个全新的‘卫生防疫产业’,实现中国医疗体系现代化、与科技结合提升医疗水平的梦想。”梁I宇表示。

  从基石资本的角度来看,此次疫情带来了几点投资思考:第一,国内高端医疗器械进口比例仍然非常高,国内优质医疗器械公司未来20年将会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与进口替代,未来前景确定性非常强;第二,此次社会资源、资本在医疗系统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基本与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步调一致,社会资本办医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基层和民营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立足于专业化分工的专科民营医疗服务机构也将获得充分的成长空间。

  除了在线医疗、检测诊断、医疗器械设备、基层医疗服务在本次疫情中彰显其重要性之外,作为治病救人最关键的环节,新药研发也是投资人重点关注的行业。“长期来看,资本会进一步流向生物医疗行业,支持利用创新技术获得新药、疫苗和其他诊疗方法。”在夏鼎投资董事长叶锋看来,治病要靠药,我国的西药研发实力需要加强,这也是资本可以发力的方向。

  需鉴别短期需求与长线价值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疫情使得风险投资对医疗行业的重要性以及未来投资价值更加认可,也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涌进医疗健康业。但随之而来的是两个问题:一些细分领域的估值是否会进一步水涨船高?如何鉴别短期突然的需求与长线价值?

  刘晓认为,有些细分领域短期估值可能会有所增加,但长期来看还要分析这些项目是否有效解决了核心需求。“如果是短期内的蹭热点,未来是否可以持续就是很大的问题。”刘晓对记者表示,医疗项目周期一般较长,对于医疗项目投资还是需要找到有核心技术,能解决核心需求的项目。比如影像AI,如何提高准确率,如何解决付费问题,如何构建符合现有医疗体系的商业模式等,这都是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基石资本方面表示,互联网医疗延续一直以来的发展态势,在此次疫情中需求暴增,异军突起,成为资本关注的重点,估值也会水涨船高。此外,受疫情影响,相关防疫、治疗等药物也会是未来资本关注的亮点。

  在基石资本看来,成功投资的关键是对估值体系和成长性的双重把握。热点与风口的兴起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在这种背景下,成长性可以对抗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而估值决定了有无超额收益;那些大力投入研发、掌握平台级核心技术的企业,构筑了深厚的安全边际,便是投资的确定性来源。

  对于在线医疗,虽说疫情倒逼线上需求集中爆发,行业得到规模化飞速增长,但同时需要看到的是,互联网医疗如平安好医生(娓01833)等,付费用户转化率仍较低,尚未摆脱烧钱模式,如何破局仍是整个行业集体面临的问题。

  受访人士均认为,医疗行业仍将是资本长线布局的重点。创新药、基因检测、肿瘤治疗、免疫治疗等与技术进步相关的行业,都将是资本长期关心的领域。

文章作者:小雅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09030.com/stocks/7254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270670720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